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86章 藏进木柜里

话说民国二十二载(那可是1933年的光景哦),在通、南、巴那片地界上,那些个“棒老二”(咱们俗称的盗贼)横行霸道,嚣张得不行。那时,田颂尧将军麾下的罗乃群部队正好驻扎在这块是非之地,算是给老百姓们撑了腰。部队里有位军需官,名叫卓名子镜,资阳人士,字庭键,号昭明,后来还当上了巴中县长,人送外号“没架子子镜”。这位县长大人,平日里最爱干的事儿就是溜达到茶馆,跟乡亲们一块儿喝茶吹水,聊聊家长里短,俨然一副邻家大哥的模样。

话说有一天,北风那个呼呼地吹,雪花那个飘啊飘,一大早,一群哆嗦着的老百姓就扶着个满脸“开了彩”的更夫往县衙跑。原来,这更夫头天晚上三更时分,巡逻到东门外那座六耳石拱桥边,撞见俩大汉鬼鬼祟祟地抬着个沉甸甸的木柜往桥上挪。更夫也是个胆大的,上去就问:“嘿,这黑灯瞎火的,你们俩这是唱哪出啊?”俩大汉压根不理,反手就把木柜一放,掏出抬棍,眼疾手快,对着更夫就是一闷棍!更夫躲闪不及,脑袋上开了花,血流如注,但愣是忍痛敲响了更锣,边敲边喊:“快来人啊,抓贼啦!”这一嗓子,惊得四邻八舍提着灯笼火把就赶来了,可那俩大汉早趁乱溜之大吉。好心的街坊们一边照顾更夫,一边合力抬着那神秘木柜直奔县衙,就这么守到了天亮,等着报官。

咱们的子镜县长一听说,那是又感动又着急,先是对热心群众表示了感谢,又温柔地安慰更夫:“辛苦你了,英雄!”接着安排郎中给更夫包扎伤口,让他好好歇着。随后,一声令下,仵作开始细细查验那木柜,书记员也是忙活着记录下每一个细节。

仵作老吴一展身手,对着那木柜来了个全方位扫描:嘿,这柜子是实打实的柏木造,硬朗得很,估计也就用了那么一小会儿,外头还抹了层油光水滑的绛色漆,照得人影儿都能映出来。柜子上挂了把紫铜锁,虽然岁月给它添了几分锈色,却还是死死守住柜门的秘密。左右两边,两根粗壮的牵牛绳像是忠诚的卫士,牢牢绑着这木头疙瘩;至于那根抬棍嘛,青杠木制成,上面星星点点的血迹,显得格外刺眼。

正当大伙儿满心期待开箱见宝时,衙役们“咔嚓”一声解锁,却差点儿集体下巴掉地:里面蜷缩着的不是啥奇珍异宝,而是一具缩成一团的无名男尸!仵作老吴眉头一皱,断定这小伙子是被憋屈死的,而且去世不超过两天。咱们的卓县长,看完笔录二话不说,直接上前给这木柜来了个二次元大检查:这木头,这漆面,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人家能用得起的;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