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灯 巨大 直达底部
亲,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
第103章 左支右绌

新运河穿过幕阜山和共济谷所在的连云山之间,到达出共济谷的水道为终点,最后和修水相连。

为了此次出征,羊衜不光发动民夫修了运河,还将修水县到武宁县的修水水道加深、加宽,同时将修水将至鄱阳湖入口海昏县的一段狭窄水路一样的拓宽。

有人说这样疏浚河道不容易,其实古人也不笨,知道先简易挖个引水渠将河水改道,将维护的河道处理好后,再改道回来。

古时候之所以兴修水利如此艰难,谁要是做好了就是千古名臣,比如李冰父子修的都江堰,大禹治水等,其实难的不是技术问题,难点还在于人。

都是徭役来的民夫,说白了就是家里的地荒着,去给官府免费干活,要是你,你会好好干么?还有的就是兴修水利的钱财多是层层扒皮,到了河工手里连饭都吃不饱,这谁给官家卖命呐!

隋炀帝就是最好的例子,后代都夸他的京杭大运河是伟大的工程,不过当时的光人力就动用了360多万,修好后死了250万,当时修运河的没有不骂的。

不过这些对共济会不是问题,一是干活给钱,由于现在共济会的生意遍布天下,甚至都延伸到阿拉伯海,钱多的是。你只要来干活,钱管够,饭管饱,你说农闲的百姓会不会来?

还有就是工部造出来的那些这个时代不该出现的各种机械,极大节省了人力物力,要不然工部马均的办公场所里,挂着的一幅字就是吴有用写给他的:科技是第一生产力。

百姓积极,热情高涨,工具称手,钱粮管够,这工程的进度就开展的神速。

也不是没有想贪点的,毕竟光工程款和民夫的工资就是巨款,可看着施工现场巨大的横幅:不该拿的钱别拿,莫伸手,伸手必被捉!落款:纪律检查委员会。

又不信邪的,口号么,谁不会说?我想试试。结果是真的试试就逝世,你以为以前的明处,现在的纪检委是吃干饭的?他们的培训科目和暗处一样,不过是分工不同,仅此而已。

廉洁高效,全民用命,一条在其他朝代怎么也得修几年的河道就这样被共济会修成了。除了这个,还有大庾岭里的水泥路也是顺利完工,这就看出来共济会这个新兴势力和其他所有的封建势力的彻底不同,他更有朝气,也更能成事。

甘宁站在行驶在新河道中战舰的甲板上,看着全新宽阔的河面,心里也是感慨不已,咱们共济会就是能变不可能为可能,当初投奔共济会真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选择!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